嗯...。
義大利文叫傑拉圖(gelato)
法文叫葛拉塞(glace)
俄文叫馬洛茲耶諾(morozhenoe)
印度文叫考菲(Kulfi)
是童年美好的夏天,讓甜蜜的記憶進階:吃下去心情就有xx%的好心情,對,我說的就是冰淇淋;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家當中,冰淇淋一直代表著某種神聖化了的牛奶。
一向有「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」之稱,美國的冰淇淋品牌,1961年由Reuben Mattus在紐約布朗克斯創立;馬特斯夫婦將他們的品牌命名為(哈根達斯)。
這樣一個不易發音的異國名稱,目的是要創造北歐式優雅風格,為說明純正的歐洲血統,在拚寫品牌名稱時還在上面加了二點Häagen-Dazs,也就是日耳曼的曲音符號,但這完全是一個杜撰的名字,為了更切中目標市場,甚至在包裝蓋子上畫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地圖,它清爽沉靜令人難忘,上面有一顆星標誌出哥本哈根的位置(一支箭還直指那顆星),即使冰淇淋本身完全是在紐澤西州的提內克(Teaneck)製造。
Häagen-Dazs想讓自己看上去像模糊而傲慢的丹麥語,它有兩個a,用連字符號連接,還有匪夷所思的zs,馬特斯說:「它要被人們看到而不是被人們談起,它是一個舊世界的歡樂,尤其是最有眼光的東西。」最初呢,只有三種口味:「香草、巧克力、咖啡。」在70-80年代,主婦們在晚宴或特殊場合上,用咖啡口味來款待賓客,為了加強品牌吸引力,更創造無比濃郁配方,譬如:馬達加斯加的香草、比利時的黑巧克力,持續開發到如今口味繁多,繼續採集最新鮮原料,如波蘭的草莓、京都的抹茶。
吃冰淇淋除了美味之外,在氣氛和人心上,更有股神奇真誠的力量,讓人開心起來,充滿友誼與安慰那類情感。
(如果一邊吃然後一邊哭,仍舊感到悲傷,那一定是遇到人生前三名最困難的時刻;按常理,遇上真正的悲傷時,應該也不太會找那麼歡樂的食物;如果會開門出發去門市打開冰櫃買一桶冰淇淋,並剝了蓋子,開始嚐一口,我想這是開始變得堅強起來面對這個人生的一個準備。)
Häagen-Dazs: 怎麼會有那麼多話,知道嗎? 我最會的是-馬上融化。
(Haagen Dazs Ad with Bradley Cooper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0sjxZmhDU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