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4-02-17_113811

喝完一杯Cafe au Lait,走出巴黎聖母院,翻過一座橋慢慢來到塞納河左岸,這是位於拉丁區的莎士比亞書店。

先遇見已經開花的二棵櫻桃樹,半空中懸掛了一排小小的聖誕燈泡,望過去是檸檬黃色招牌與尺寸不大的深綠色木門,左右各開了個口,左邊進書,右邊進人,門口附近散著幾張座椅,大門兩邊是敞開式書架,陳列著舊書舊刊。

抬頭,是莎士比亞頭像的招牌。啊,我終於到了。」

第一代「莎士比亞書店」的創辦人是雪維兒.畢奇(Sylvia Beach)。她在1901年跟隨家人到法國生活。由於自己熱愛英美文學,並發現當地對於英文書籍的極大需求,因此1919年11月, 在巴黎杜皮特杭街八號這個地址,開了最早的一家「莎士比亞書店」,專門提供英文書籍的販賣與借閱,而1922年,她把書店遷到歐德翁路上,而現存巴黎的「莎士比亞書店」是美國人喬治.惠特曼(George Whitman)在1951年八月所開的,他徵得畢奇小姐同意才使用這個書店名稱。

世界上的書店那麼多,數數書店的種類:地標書店、主題書店、古書店、二手書店、網路書店」等,生氣勃勃;某年知名網站「Flavorwire.com」曾票選全球20家最美的書店,包括:「荷蘭天堂書店、代官山蔦屋書店、京都惠文社、台北好樣本事、...」;她們是這麼真實而美麗的存在著。

如果可以,在最美書店的私人口袋裡:我還有....市場中賣食譜的倫敦「廚師書屋」,費城「烹飪書攤」,新堡「橡樹丘書屋」,野地裡賣中古書的西徹斯特「鮑德溫書倉」等,默默寫下書店朝聖路線,探索經營者的精神及背景,如何忠實呈現每一家書店的個性,那些有祕密的書店們,是我與旅行中間和自己的約定,也是夢想的哩程數;看看「莎士比亞書店」,這曾經是全巴黎藝術家和作家重要的一個據點,....是有些東西被刷白了,但,就如善待陌生人的老喬治終其一生所奉行,這裡的精神說的是:「人類不吝給予和信任的一個美好時代,因此,特別動人。」

歷史是這麼開始的:上了油墨的字母再將訊息轉印到鋪好的紙上,刷出一張又一張,這些個兒成千上萬的活字和數不清多少令的紙,再經過數百道工序和人們(作者/編輯/譯者接力...etc)的精華,終於濃縮成書,在書店裡集結,靜靜等待我們。

紐約「愛狗人書店」博恩 · 馬科維茨說:「這是一件重要的工作,你一定、一定要讓讀者知道,這個地球曾經存在過那麼多家獨特的書店,但是卻一家家的消失了,就像是瀕臨絕跡的生物般。」;書店群是小而美的烏托邦,不敢也不願想像實體書店的沒落是這麼快速,未來電子紙時代捲起的浪頭,新與舊如何慘烈,雖知識之美也不是一定要以紙張存在,但就是一股捨不得...。

依地理位置由北到南,每一段路接一段路看見:「小小書房、有河BOOK書店、女書店、唐山書店、草葉集概念書店、水木書苑、東海書苑、魚麗人文主題書店、闊葉林書店、洪雅書房、深耕書房善理書坊...」等,書店某種程度是反映社會的鏡子,這些是台灣島上開起的小小花朵。支持島嶼寫作,且讓我們自文明的野地裡,撿起柴薪,升一點點營火,守護這小小的光芒,書本閱讀。

 

 

 

2013-03-03_111641

來到「莎士比亞書店」,頭上嵌掛另一個招牌,那是喬治 惠特曼(George Whitman),頭像底下,白底黑字寫著對於這家書店的初衷與堅持「.....the bizness of books is the business of live. 開書店就是一輩子的事業」。 

 

2014-02-17_122706

坐落於畢舍希街 (rue de la Bucherie)的莎士比亞書店,原址本是一家阿拉伯雜貨店(完美的地理位置呀,巴黎聖母院就在對面,成為一個回顧過去歷史的門戶。)。一張掛報,畫裡女孩坐在一疊書上,.......「七點鐘有人敲門然後門被打開,一個我從來沒看過那麼漂亮的女孩子,推著推車走進房間。漂亮得讓你眼睛都會痛的漂亮。年齡大概和我差不多,手腳和脖子細得好像馬上就會折斷似的,長長的頭髮像把寶石溶進去一樣地閃閃發光。誰都會做夢,而這正是只有在夢中才看得見的少女。」  (當我看到這張海報,腦中浮出這段文字,來自村上春樹。) 

 

2014-02-17_122641

今日,一落落的書正準備進倉庫,現實生活中,真的女孩兒來了,翻著書本。1951年八月,喬治的書店正式開張,一開始他把書店取名「西北風」(密斯托拉Le Mistral),意為奉行馬克思名言「竭力奉獻,取之當取」

 

2014-02-17_122653

書店門外右邊的牆上,其實還有華特·惠特曼(Walt Whitman) 的畫像, 鐫刻著詩人最著名的詩句之一:「過路的陌生人, 你不知道我是如何熱切的望著你 」(英文原文 " Passing stranger! you do not know how longingly I look upon you" -草葉集. To a Stranger.) 
 

2013-03-10_203850

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中詳細描寫這間書店,二戰後巴黎被納粹占領書店被迫關閉,1962年Sylvia Beach去世後,George Whitman接手並改名為Shakespeare & Comany目前這間書店由他的孫女Sylvia接手掌管,護守著火種。

 

2013-03-03_111514 

接過經營,年輕的雪維兒也為這家已有歷史悠悠的老書店注入新血,自西元2003年起,創辦兩年一度的文學節活動(Festivalandco ),並將店裡兩萬八千本新書納入電腦庫存系統,大幅增加法文小說英譯本藏書、刪減旅遊指南。同時,她嚴格要求留宿店裡的作家每天必須分攤書店工作幾個小時,還將留宿人數限制在六人以內,希望能在兼顧實際面的情況下,繼續恪守書店好客的傳統並效率運作。(摘:時光如此輕柔:愛上莎士比亞書店的理由 Time was soft there A paris sojourn at Shakespeare & Co.)

 

4

書店內,在靠近出口的角落安排了櫃檯,店員坐在裡面收款,櫃上也售有明信片以及莎士比亞頭像印製的胚布手提袋,你買的書也可以上蓋上莎士比亞頭像的章子。 (網路照片)

     

2014-02-17_113632  

(這年夏天,書店門口貼著no photos,我停下快門,靜靜地坐著,收集眼前的風景一張一張整理好,然後放在心上,由於書店以內不允許拍攝,請(妳)你再親自過來看看;以下有部份節摘於backpacker或網站書店內部照片,在這掠美;同時配合圖像,寫下當時經過的感想及這間書店發生過的一些故事。)

 

2014-02-17_133100  

1921年,巴黎,本書作者西爾薇婭·畢奇小姐(右)與友人卡拉·博多尼(左)、斯蒂芬·貝內特一起站在莎士比亞書店門前的合影。而曾經去那裡的格特魯德·斯坦因、喬伊絲、海明威、菲茨傑拉德等文學大師,當年卻是帶著被庇護的心情抵達這家書店。莎士比亞書店既是他們的流放地,也是他們的庇護所。 

 

2014-02-17_133808 

海明威回憶:他第一次去書店時很羞怯,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加入租借圖書館,當時書店女老闆蘇薇亞 ∙ 畢奇跟他說,可以等他有錢時再繳保證金,還幫海明威填了一張卡,說他想借幾本就可以借幾本。(p.67);「其實,她並沒有理由信任我。她從來不認識我,而且我給她的地址『勒穆瓦納紅衣主教街七十四號』位於比較貧窮的區」,然而,蘇薇亞 ∙ 畢奇是那麼開心,那麼熱情,那麼親切。她的背後就是圖書館的寶藏,一排排高達天花板、延伸到正對內院的書架,架上堆滿了書。(流動的饗宴, p.68)  

 

before_sunset,0   

我是在「愛在巴黎日落時(Before Sunset) 」,看著男女主角Jesse來辦新書簽名會&Celine在古老的書櫃後出現,兩人在莎士比亞書店九年後重逢的場景裡;於是我也跟著推開書店綠漆斑駁的玻璃門,發現了這近百年的老書店;書店可以有很多想像,還記不記得?故事改編自1940年老片《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》,敘述兩位不對盤的書店老闆 (湯姆漢克飾演Joe),大型連鎖書店老闆;小型童書店老闆(梅格萊恩飾演Kathleen),竟不知彼此就是網路通信多時(You've got mail.),又深被對方文字吸引的網友...。

 

按圖片以查看大圖

名稱:	照片 2679.jpg
查看次數:	36
文件大小:	1.56 MB
ID:	483152

書店的這個角落,還看見了這張海報.....;在這裡的氛圍,是不是很容易讓二個人輕易就給出約定。幾年過去,愛在黎明破曉時、愛在日落巴黎時、愛在希臘午夜時,始自1995那年的維也納,伊森霍克(Ethan Hawke)與茱莉蝶兒(Julie Delpy ),陪我們走到2013年的希臘去。

 

2014-02-17_134120

其實只是站著而已,其實只是看著而已,其實只是經過而已,現場幾乎沒有聲音,如果真要細聽,那也只有安靜翻動書頁的聲音;書店裡某扇門上方可以看見這句話:「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, lest they be angels in disguise」 ,「不要冷漠地對待陌生人,因為他們有可能是天使所喬裝的。」 

 

9

這一步跨過去,階上寫著「Live For Humanity」。進入書店大門,一個並不寬敞的空間,四壁是到天花板的書架,書架上的書親親密密地擠在一起,不餘縫隙;書店一樓劃分出哲學、音樂、小說、詩集、傳記....等區域,陳舊的書架、斑剝的牆面、古典的吊燈,配上大理石地板與滿室書籍,浸在濃濃的人文氣息裡。

 

按圖片以查看大圖

名稱:	P1070279.jpg
查看次數:	11
文件大小:	811.6 KB
ID:	484252

這間隠蔽在街角的書店,包括史考特.費格傑羅、格特魯德.斯泰因和艾茲拉.龐德等人在這借書、討論文學,同時在書店後方的私人客廳喝茶。  

 

2014-02-17_160314

二樓的窗景很美,放眼望出去穿過很多棵樹,可以看見對岸的巴黎聖母院。

 

2  

惠特曼開始在二樓的圖書館中,放了床舖,說是開設「風滾草飯店」,前前後後估計居然約一萬人入住,來自四方的窮作家或文人,留下照片和自述,如今整理成一本厚厚的留言本;現在畫面的兒童區盡頭的上下鋪,是處迷你的床鋪,平時鼓勵、接納未成名作家、住在這裡的人,規定是:每天工作一小時和讀一本書,是的,除了整理書籍及清潔工作,重要的是一天要看完一本書,有位曾經寄住的blogger說:「所有的牆面全是書。書像塔似地圍繞四周,塞滿了建築物的每一個縫隙。我甚至相信,假使抽出某本精裝書,就可能導致建築物從中間塌陷。」與書和歷史共眠。 

 

按圖片以查看大圖

名稱:	2286814476_494a119382_b.jpg
查看次數:	19
文件大小:	352.8 KB
ID:	483155

沒有任何矯飾的生活氛圍,1920年代,是文學的黃金年代,海明威,還有柯爾波特(Cole Porter)、費茲傑羅夫婦、畢卡索、達利、約瑟芬貝克、斯泰因、布努埃爾(Luis Bunuel)…全部在現實生活以外的想像中,而生活如此真實,收集銅板,餓了要吃,髒了要洗。

 

按圖片以查看大圖

名稱:	照片 2702.jpg
查看次數:	30
文件大小:	1.78 MB
ID:	483154

無法繼續時,外面有雨,這裡提供一點溫暖。現在仍然保留傳統:留宿作家、延續說書會和周日茶會;小房間裡,牆上貼了喬治年輕時與文人們的合照,還有與書店有關的媒體報導,另外,滿滿的是曾經入住書店的人所留下的感受與感謝。讀過每一張字條,許多人記下自己在書店裡體會和生命交集出來的,關於夢想和愛與艱難的故事。 

 

2014-02-17_113723

供養人類的,除了食物,我們企圖在新與舊的書本底取得能量,而人生往往徒勞無功或是半途而廢的時候,在某個人的經驗裡得到些什麼,安慰心靈。

  

2014-02-17_123259

男主角吉爾提出一個問題:「 我知道羅丹同時有正牌和情婦,同時愛上兩個人:有可能嗎?」Carla Bruni在電影裡面回答:「只是愛的方式不同而已。」;是的,這家書店會一直開到午夜........對,我說的就是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,書店自中午11點營業到午夜12點。(《午夜.巴黎》歐文威爾森說:我愛莎士比亞書店,這是家世界上最棒的書店。)

 

2013-03-10_203818

是書店,任何冷門的期刊女主人都會幫你弄來;
是圖書館,供人們盡情借閱;
是出版社,出版全世界沒有人敢碰的禁書;
是銀行,窮苦的作家若有急需,可以賒帳借款;
是郵局,流浪的作家以此為通訊地址。

~獨一無二的存在,莎士比亞書店。

 

2014-02-17_113543

時間有限,想要放進口袋的東西太多,目的地是要排序跟擇要的,然而旅行出發前的選擇,沒有太多掙扎,取消了凡爾賽宮的行程,在這,我一樣感到財可敵國的富有。

 

 

 

Shakespeare & Company
37, rue de la Boucherie, 75005, Paris
Virtual tour http://www.sav.org/shco/ 

arrow
arrow

    小巷裡的吉祥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8) 人氣()